小說 青春文學 中國散文 外國散文 懸疑推理 文學理論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國小說| 中國當代小說| 中國古典小說| 中國近現代小說| 懸疑推理| 科幻小說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國詩歌| 中國古詩詞| 中國現當代詩歌| 外國散文| 中國現當代散文| 中國古代散文 文學理論| 文集| 戲劇| 更多
玄幻/科幻| 懸疑/驚悚| 叛逆/成長| 爆笑/無厘頭| 校園| 港臺青春文學| 外國青春文學 更多
歷史 哲學/宗教 社會科學 政治軍事 傳記 文化 古籍 管理 經濟 成功勵志 法律 語言文字
中國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歷史知識讀物| 史料典籍| 史學理論|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軍事| 中國政治| 國際政治| 外交/國際關系 哲學| 宗教| 美學 哲學知識讀物| 中國古代哲學
歷代帝王| 歷史人物| 科學家| 體育明星| 文學家| 學者| 藝術家| 文娛明星 政治人物| 自傳|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國文化| 中國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論| 文化評述| 神秘現象
心理學| 人類學| 教育| 社會學| 新聞傳播出版| 語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經部| 史類| 子部| 集部
經濟理論| 中國經濟| 國際經濟| 經濟通俗讀物| 保險| 會計| 金融投資 市場營銷| 管理學| 電子商務
成功激勵| 口才演講| 名人勵志| 人際交往| 人生哲學| 心靈修養| 性格習慣 更多
法的理論| 法律法規| 國際法| 經濟法| 更多
中國兒童文學 外國兒童文學 科普讀物 繪本 動漫/卡通 幼兒啟蒙
中國兒童文學| 外國兒童文學| 童話| 小說| 寓言傳說|
動漫/卡通
科普| 百科| 歷史讀物| 生活常識| 益智游戲| 傳統文化
幼兒啟蒙| 少兒英語| 勵志/成長| 藝術課堂
0-2歲| 3-6歲| 7歲及以上
繪畫 書法篆刻 藝術理論 攝影 音樂
繪畫理論| 國畫| 油畫| 素描速寫|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書法理論| 硬筆書法| 字帖| 篆刻
設計| 攝影后期| 攝影教程| 攝影理論| 攝影器材| 數碼攝影| 作品集
影視理論| 影視賞析| 影視制作| 舞臺/戲曲藝術
鋼琴| 吉它| 理論/欣賞| 聲樂| 通俗音樂| 外國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 作曲/指揮
寶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錢幣| 收藏百科| 收藏隨筆| 書畫| 陶瓷| 玉器
藝術理論| 雕塑| 工藝美術| 建筑藝術| 民間藝術| 人體藝術| 藝術類考試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閑
飲食文化| 保健食譜| 家常食譜| 八大菜系| 餐飲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醫保健 常見病| 更多
旅游隨筆| 旅游攻略| 旅游畫冊| 城市自助游| 國內自助游| 國外自助游| 地圖地理 更多
孕產百科| 育兒百科| 更多
美麗妝扮| 兩性關系| 家居休閑| 個人理財
中小學教輔 外語 教材 醫學 計算機 自然科學
語文閱讀| 拓展讀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書 教師用書| 更多
英語讀物| 職業英語| 英語考試| 大學英語| 少兒英語 更多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 職業技術培訓| 中小學教材|
操作系統/系統開發| 數據庫| 信息安全 程序設計| 電腦雜志| 計算機教材| 計算機考試認證 計算機理論| 計算機體系結構| 家庭與辦公室用書| 企業軟件開發與實施| 人工智能 軟件工程/開發項目管理|
考試|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學| 科普讀物| 醫學| 農林業| 工業技術| 建筑
★ 64小開本精裝,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原名《音樂知識詞典》,自1981年出版后歷經數次再版,累計發行達150000冊★ 融知識性、可讀性、實用性于一體的工具書★ 可供音樂教育工作者、文藝工作者、大中專院校學生及音樂愛好者查考之用 這是一部中小型規模的音樂詞典,64開小開本精裝,原名《音樂知識詞典》,自1981年出版后,歷經數次再版,累計發行達150000冊。本書收入1160個詞目,對音樂基礎知識、術語、樂器、中外音樂院校、音樂家
本書目錄簡介:1、導言;2、加地斯與馬德里(1867-1970);3、巴黎;四、第二次定居馬德里等...
《迷聲:西方流行音樂50家》內容簡介:總有那么一首歌,讓你柔腸百轉;總有那么一首歌,讓你徹夜不眠;總有那么一首歌,讓你流連忘返……縱情“聲色”,熱愛生活。《迷聲:西方流行音樂50家》所選的西方流行音樂50家,是作者從浩如煙海的音樂人中精挑細選而來,每一個音樂人都曾有一首歌深深撥動過我們的心弦,每一篇文章都記錄了作者初遇他們時的感覺,讀者可以按圖索驥,盡享一場視聽盛宴...
本書面向受過教育的普通讀者。它旨在傳播音樂知識,雅俗共賞。 全書收錄文章31篇,共分成六個部分,包括:序曲,創造者,近來的音樂,傳播者,舊事難忘,尾聲...
本書主要收錄了巴赫半音幻想曲與賦格 幻想曲與賦格 幻想曲的樂譜,供讀者練習。 ...
本書主要收錄了巴赫6首帕蒂塔的樂譜,供讀者練習...
當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沒有搖滾樂的。搖滾樂作為或曾經作為一種席卷世界的浪潮跨越界限與鴻溝而風行四海是一個不爭的史實。歐美搖滾的一些中流砥柱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在警醒著時代、作用著時代、推動著時代,也是一個不爭的史實,此史實有大量的紀錄片與故事片為證。總之,作為一種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搖滾一刻不停地作用著時代、語說著時代、見證著時代、評判著時代。 那么,搖滾與時代的內在關聯到底是怎樣的呢?它是如何產生和萌芽的呢?它有哪些領軍人物呢?它有哪
西方音樂走過千年歷程,從巴赫開始,經過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肖邦、瓦格納、勃拉姆斯的創造,在19世紀達到巔峰;到20世紀由馬勒、勛伯格、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維奇等大師開拓,有了全新發展。本書避開教科書式的宣講,從音樂譯本中剔選出寶貴的第一手文獻,讓讀者從全新角度近距離聆聽大師。文獻里既有大師自述,也有西方思想大家、作家和學者的篇章,編者扼要評點,提供一個別致的讀解西方音樂的版本...
本書目錄簡介:1、人物生平;2、牧歌;3、圣樂;4、補白等...
李貞華教授長期從事“作品分析”和“作曲”課的教學,從教學實踐和理論的需要出發,經過長期的研究,寫作了這本題名為《音樂分析與創作導論》的書。這不但對上面提到的缺陷是一種彌補,在闡述有關作品分析和創作的一些基礎性問題時更為全面和系統性,而在其中的某些方面還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所有這些無論是從理論研究方面來說,還是從實踐方面來說,都是很有價值和意義的事。當然,這本書所涉及的內容,幾乎每一個章節都可以單獨成為一個專門性的課題,要想對所有這些
《聆聽音樂(第5版)》內容包括了:音樂的要素、中世紀和文藝復興476-1600、巴洛克時期,1600-1750、古典主義時期,1750-1820、浪漫主義,1820-1900、現代和后現代藝術音樂1880年至今...
在本書中,David Tunley不僅詳細回顧了庫普蘭的大提琴曲,還介紹了管風琴曲、彌撒、經文歌以及室內等作品...
沃爾夫的歌曲在德國歌曲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雖然他并不是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那樣的旋律大師,但Mosco Carner博士告訴我們,沃爾夫的天才表現在“簡潔地描繪鋼琴動機的他對才能、以及對語言的煞費苦心的靈活處理”在本書中,Mosco Carner博士評述了沃爾夫音樂個性的發展,并且探討了他歌曲創作的成就...
★ 32開平裝,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 著名作家曲潤海、孫維學擔任總主編,由著名學者編寫 ★ 引導普通讀者進入文化藝術的世...
蒂佩特的《科雷利主題復協奏幻想曲》是受愛丁堡音樂節協會之托為紀念科普利誕辰300周年而作,于1953年愛丁堡音樂節期間的8月29日首演于厄舍音樂廳。擔任演奏的是英國bbc交響樂團,指揮為作曲家本人,小提琴獨奏為瑪麗亞·里德卡和約翰·格里克曼,大提琴獨奏為當時樂團的首席大提琴彼德·莫斯坎特。 1953年的愛丁堡音樂節有一個特別節目,就是演奏小提琴和小提琴家族的音樂,其中幾場音樂會的標題就是“小提琴的400年”。正如羅伯特·
本集選錄從20年代末至新中國成立前的歌曲150余首。如:《畢業歌》《青春進行曲》《英雄們向暴風雨飛去》……這些歌讓我們記戰火紛飛的年代,留下的則是歲月無法磨滅的精神...
當音樂不作為音響或唱片存在而是以特殊“語言”形式存在時,那么作為記錄這種特殊“語言”的“文本”就是由各種音樂符號組成的樂譜,而各種“音樂符號”就是音樂的“文字”之一。在音樂中,視唱練耳好比語言學習中的閱讀理解與表達,是對音樂“文本”的解碼過程。 由此,符號學的觀點可以給我
本書收錄了30首奧斯卡獲獎電影的經典原聲音樂,配鋼琴原譜、功能性標記及部分原文歌詞。書后配有cd光盤一張...
保羅·欣德米特在20世紀20年代被普認為是同輩中最重要的德國作曲家。使分嶄露頭角的是他的兩部獨幕歌劇——《謀殺,女人的希望》(Op.12)和《努施一努希》(Op.20)。這兩部歌劇1921年6月4日在斯圖加特一起首演時成為了“掀起軒然大波的成功”。他的弦樂四重奏(Op.16)1921年8月1日在第一屆“多瑙埃興根促進當代音樂的室內樂音樂會“上首演,結果更進一步鞏固了他新近獲得的名聲的。次年,在諸,在諸如《第一室內樂,Op.24a》(這
本書主要收錄了巴赫7首托卡塔的樂譜,供讀者練習...
鋼琴技巧不僅僅是對手指肌肉的訓練,它還是彈奏時連貫于身體、手臂、手腕和手指之間相互協調的技術,統稱為“技巧姿勢”。 這些“技巧秘訣”通常作為日常預備練習使用。通過書中的預備練習、練習曲和樂曲,學生可以掌握正確的演奏技巧,養成良好的演奏習慣。 鋼琴演奏需要對技巧與聲音進行控制。藝術表現力是演奏的目的,技巧是實現藝術表現力的手段。 《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第1級)技巧和演奏》把技巧與藝術表現力融為一體,每個單元里都有練習
《和孩子們聊音樂》這本書是作者為家長、教師和音樂愛好者寫的漫談音樂修養的優秀讀物。作者以講座的方式,用款款深情的語言,漫談了音樂修養的基本知識,綜合了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等優點,且要點簡明。作者認為,音樂不只是一門藝術,而且是個人(尤其是少年兒童)心靈修養的必要手段,因此不僅講述了音樂的功能和影響、學習音樂的必備知識,也談到了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音樂與人格修養、音樂與讀書寫作等等...
這是一本音樂普及讀物,也是一部關于音樂與人生、音樂與工作、音樂與教育的交響詩般的著作。 全書仿佛是一首如歌的行板,以親切樸素的敘述方式,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陳述50位經典音樂大師的心路歷程,展示了歐洲經典音樂三百余年的歷史。尤為可貴的是,李嵐清同志從非專業音樂工作者的角度,將自己對歐洲經典音樂的愛好與理解,以及音樂對工作的幫助、對人生的啟悟都凝練于文字中,為讀者打開嶄新的視野:音樂給人以直擊心靈的力量,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情趣、思維
《中國音樂小史》從歷史的角度綜合研究了中國二千余年來音樂的沿革及原理,內容淺顯有趣,是初學中國樂律不可或缺的書籍,也是20世紀初中國音樂研究的開拓性著作之一...
本書分中國樂曲、歌曲部分及外國樂曲、歌曲部分兩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惆悵、憤懣情感的抒發——琴曲《瀟湘水云》賞析;生動的形象 鮮明的意境——箏曲《漁舟唱晚》賞析等...
筆者夏良將自己在教學和創作中的實踐經驗總結歸納于《經典作品和聲分析》中,盡可能從普及的角度,把艱澀深奧的和聲理論化解為簡潔明了的語言來闡述,以作教與學的參考之用。本書旨在豐富和聲課的教學內容,讓同學們在學習四部和聲基礎的同時,擴大對于和聲的感性認知和實踐運用范圍。以經典范例為引導,幫助他們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認識和聲在音樂創作中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效。在本書的結尾部分,筆者特地選編了一些十分受歡迎的經典作品的鋼琴譜全曲
阿妹也好,阿密特也好,她始終是人們心中那個真誠地唱著歌的女子;深情也是她,狂野也是她,她一直站在屬于她的舞臺上,把心中所有的故事,唱給你聽...
本書文字表達深入淺出,體例清晰,并在每章附有拓展鑒賞、拓展思考,為你打開更廣闊的音樂鑒賞時空。《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系列教材:音樂鑒賞(第2版)》面對音樂所涉及到的范疇較全面系統、簡練地進行了論述。400多幅相關插圖、150個左右譜例,關鍵性音樂術語45條,簡譜與五線譜對照圖表10例,給你提供強勁的觀賞性、可讀性、知識性...
作者用40年“積蓄”寫成的《音樂良知》,是一本對嚴肅音樂進行大膽探索、觸角獨到、雅俗共賞的書。 本書試圖讓人們喜愛欣賞嚴肅音樂,吸引更多耳朵去“閱讀”高雅文化,引領讀者進入用音樂構筑的精神世界...
音樂產業應該列入國家大戰略。 音樂可以提高國民素質,增強執政效能。 音樂可以建國,音樂可以治國,音樂可以富國,音樂可以強國! 音樂不僅可以提高無形生產力,還可以提高有形生產力。 音樂最能體現一個城市的靈魂,音樂就是一個城市的靈魂。 音樂產業,最后一片未被開發的新大陸。 將音樂產業革命進行到底...
這套“藝術教室”叢書是為大學開展藝術教育編撰的。 教育不僅僅是為了知識的傳播與技能的培養,更是為了標志著人類文明進程與社會進步的人格養成,大學教育尤其如此。孔子說“入其國,其教可知”,孔子的意思是說,通過詩、書、樂、易、禮這些不同的教材與科目、不同的教育模式教化國民,會在民眾人格養成中起到不同的效用。歐洲工業革命以來逐漸成形的現代教育體系極大地豐富了教育的內涵,國民教育所使用的早就已經不再局限于某種單一的教材與教育模式。從人格養成的
這本書可以算是介紹音樂的通俗性、知識性、趣味性的讀物,為有意了解音樂的非音樂專業人士所寫,書中文章注重介紹音樂作品的情感魅力和精神世界,并多以現有資料編寫,盡量不含個人觀眾點,以保證其客觀性,并精心安排了每篇文章結構,使它們看上去都能有所不同,以增加其活潑性;這些文章的目的是要告訴讀者,音樂歷史上都有哪些好的作品,以及它們是怎樣的。本書內容涉及了從古代希臘到二十世紀末兩千年間的音樂,概括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洛可可、古典時期、流
簡介 附盤 卓越網、淘寶網有售 第五交響曲名義上紀念魯迅,以憤懣而壓抑的弦樂音團和大提琴的深沉獨白開始,是為慢板的第一部分。音樂進入快板后,地方戲的伴奏音樂“繞弦”的核心動機加以交響性的多聲部的疊加作為動力性的節奏背景,之后是大段落和大篇幅的來自地方戲音樂悲腔的散板式的旋律,加以層層展開推進。上述兩個元素加以復調的大量對比和發展,組成交響性和戲劇性的長呼吸的整體布局,是為第二部分。尾聲是用少見的倍大提琴的長
俄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之一。作為中俄友誼的見證,那一首首優美動聽的俄羅斯歌曲,是幾代中國人不可磨滅的時代記憶,也是紀念新中國成立60年歷程中不可或缺的時代元素。許多經典的俄羅斯歌曲早已在中國家喻戶曉。隨著中俄兩國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很多新時代的俄羅斯流行歌曲也已傳入中國。
本書共分三個部分:音樂基礎知識部分、中國音樂部分和西方音樂部分。全書內容豐富而又簡明扼要,重視培養學生對音響與音樂表現的感知能力,既有理論介紹,又有技能訓練,注重學以致用,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音樂、感知音樂。本書適合普通高等院校非音樂專業學生的音樂普及、高職高專音樂欣賞的教學和一般音樂愛好者使用。...
這本《歌劇欣賞十八講》由沈祺著,本書以時間發展、藝術風格的演進為經,以歌劇藝術作為綜合藝術與別的藝術門類的互相影響關系為緯,同時以藝術和政治經濟社會的關系為綱,立體呈現歌劇藝術四百年的諸多方面,試圖為歌劇欣賞者提供一個獨特的切入點和全面的欣賞指南。 讓我們隨著時間上溯至1607年乃至更早的16世紀晚期,探尋意大利文藝復興之后在宮廷里興起的這種新型藝術形式,在蒙特威爾第那里追溯歌劇的源頭。順流而下,看這條清澈的小溪如何從潺潺細流
歐洲13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歌曲,其多聲部縱向關系(復調、和聲)的發展,把合唱文化推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峰,是我們認識歐洲合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 徐武冠譯配的《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18世紀-20世紀作品2)》包括17世紀—20世紀作品,共26首。 本冊所選作品涉及35位作曲家,其中三分之一左右屬于20世紀的音樂家。本冊所匯集的歐美多種類型合唱作品(許多歌曲國內尚無譯配、介紹),相信會有助于讀者增進對歐美合唱文化的了解。本冊所選
本書內容簡介:“道教”自古以來一直在中國民眾的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個中國本土孕育的信仰體系,它在對宇宙生命本源的“陰陽、五行”以及人與宇宙之間“天人合一”、“天人感應”關系認知的基礎上,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多層神仙系統,加之教義、經文和儀式規范,以內向性修煉和其外向性儀式行為取得人與宇宙萬物之協調平衡而獲得生命的永恒...
孔祥吉/[日]村田雄二郎 著
鄭錫榮 等編譯
朱光潛 著
周熔 編著
方有國 著
京ICP備09013606號-3京信市監發[2002]122號海淀公安分局備案編號:1101083394
營業執照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出發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