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包容的智慧
-
>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經典系列
-
>
1801-1807-耶拿時期著作-黑格爾著作集-第2卷
-
>
詩說
-
>
新書--漢譯名著--理想國
-
>
蔣維喬:宋明理學綱要
-
>
蔣伯潛:四書讀本(套裝上下冊)
道家與中國哲學--先秦卷
¥12.0¥28.0道家與中國哲學:明清卷
¥9.0¥28.0兩宋道教與政治關系研究
¥11.7¥30.0朱光潛-美學拾穗集
¥18.3¥22.0科學技術哲學導論
¥12.3¥25.0
明代山水審美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77239
- 條形碼:9787010077239 ; 978-7-01-007723-9
- 裝幀:簡裝本
- 版次:第1版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印刷次數:1
- 所屬分類:>>
明代山水審美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大量原始文獻材料,綜合文學、藝術、美學、哲學、史學、地學等多種學科一從審美文化視域和現代生態學角度,對明代山水審美思想、山水審美創造等問題進行整體觀照和深入探析,從中引出一系列符合實際而富有創意的見解,顯示了有明一代山水審美的總體面貌、發展歷程、時代特色和主要成就.闡揚了中華山水精神和生態文明。評審專家們指出“該成果表現出開闊的學術視野和鮮明的學術風格”,“是一項精心結撰而厚重扎實的專題研究成果”,“是中國古代山水審美文化的斷代史、專題史研究的力作”。本書對山水審美理論研究、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以及風景規劃、旅游產業、審美差教育都具有參考價值。
明代山水審美 目錄
diyi編 明代前期山水審美
diyi章 士林風氣
一、隱逸之風
二、道教之盛
第二章 山水情緣
一、仕隱與山水情
二、官宦之煙霞興
第三章 形勢理氣
一、形勢氣象
二、山川之理與清淑之氣
第四章 人地關系
一、人以地而靈
二、地因人而顯
三、人居與山水
四、景觀環抱之美
第五章 至美至樂
一、天下之美觀
二、天下之至樂
三、情境心物之間
四、物清為貴
第六章 江山之助
一、山水文章
二、山水詩歌
三、山水畫論及山水長卷
四、園林建筑
第二編 明代中期山水審美
第七章 山水殊癖
一、科舉之弊端
二、士流之野性
三、名宦之游興
第八章 地理風水
一、地學典籍整理與研究
二、地方志、山水志及其他
三、風水與景觀
第九章 山川通氣
一、相地之整體觀念
二、山水之關聯分合
……
第十章 游觀之樂
第十一章 山水文學
第十二章 園林勝概
第三編 明代后期山水審美
第十三章 晚明游風
第十四章 山水人生
第十五章 形質神情
第十六章 觀照心法
第十七章 游記創獲
第十八章 掇山理水
征引文獻要目
跋語
明代山水審美 節選
diyi編 明代前期山水審美
diyi章 士林風氣
一、隱逸之風
出仕抑或退隱,歷來是中國士大夫必須作出選擇的兩種人生取向,也是中國士大夫心理結構中的一對深層矛盾。“學而優則仕”,“不仕無義”,先圣這些教導被歷代儒士奉為金科玉律,當做人生價值的首選。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儒士群體也會產生厭棄仕進的變態心理,出現相率歸隱的反常現象,這在元末非常突出。元代統治者以民族分親疏、劃等級,決定社會地位的高低,官職的大小重輕。中央行政機關如總攬政務的中書省,執掌兵權的樞密院,主管監察的御史臺,地方行政機關如行省、路、府、州、縣,其正官主要由蒙古人充任,參用色目人,漢人、南人鮮能問津。元明之際學者葉子奇批評元代用人制度的褊狹,“內北人而外南人”,對南人“深閉固拒,曲為防護”,“臺省要官皆北人為之,漢人、南人萬中無一二,其得為者不過州縣卑秩,蓋亦僅有而絕無者也”。元代選拔官吏有許多途徑,科舉只是其中一條,而且屢興屢罷,施行時間短,次數少。考試內容以經術為主,詞章次之,蒙古人、色目人與漢人、南人分榜考試,在試題難易、名額多寡諸方面皆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取北人濫而陋,棄南人如牛毛。……
明代山水審美 作者簡介
夏咸淳,江蘇建湖人,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61年畢業于上海師范學院(今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執教中學語文20年;1981年考入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研究方向為明代文學與學術、中國古代散文、山水審美文化。主要出版有專著《明末奇才——張岱論》、《晚明士風與文學》、《情與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注釋《明六十家小品文精品》、《張岱散文選集》、《陶庵夢憶》.主編《全譯四大智書》、《歷代小品文觀止》等。又參與國家和上海市社科重點項目《中國文學史學史》、《近四百年中國文學思潮史》、《上海文學通史》,皆主撰明代部分。
- 主題:資米詳實,論述視野開闊
把明代分為前、中、后三個時期,圍繞山水、地理和人生三個方面來談審美意識的發展與變化,涉及資料多,有許多自己的獨到見解,與那些光引而不論的書相比,作者顯然經歷過深思。是一本好書!